如果你可以參加3月1日的「行政長官候選人答問大會」向曾與梁提問,你會問什麼?

上司要求擬定題目供大爺在會上提問(對,本會大爺乃其中N個小圈子成員)。指令簡單清晰,但事前要下的功夫可多了:先要詳閱二人政綱,然後根據本會背景身分立場設定提問範圍,再琢磨問題字眼。最後用了半天才完成這數條題目,不知會否被抽中提問?

情人節很討厭。

每年這個時候,社會對立面由貧富懸殊變成「有沒有情人」,單身人士慘遭邊緣化,是日諸事不宜,尤忌外出。就算有情人相陪也別高興得太早,在你踏進公司一刻,歡迎閣下進入這個一年一度的戰場。

誰人最早收花?誰的花最大束、最漂亮?這都是戰鬥一部分。最先收花的人會在單身女同事面前,以言若有憾、心實喜之的語調抱怨男友浪費金錢,再故意收藏花束,唯恐全公司不知道她這是在「體諒」單身女的苦況。眼角瞟向未收到男友花束的女同事,努力控制上揚的嘴角,神色親切地慰問:「不要急,也許是交通擠塞,你知道,今天花店很忙,遲下便會到了。」接着再做一個突然驚醒的樣子:「你不是和男友鬧翻了吧?」

其實,大家都知,一束鮮花、一盒糖果根本不會令二人感情增進多少,但為了滿足女孩的虛榮心(及未來有好日子過),男孩還是會忍痛將金錢掉進火爐讓其灰飛煙滅。

去年,由於女友事先張揚不用送花,吃個飯便可,弟弟樂於什麼也不準備。碰面時氣氛還好,但用餐後女友突然黑面,不揪不睬,最終不歡而散。弟弟苦思其因不解,回家後,見到姊妹手捧一束花,終於明白,女友乃因為滿街女孩人手一束花而生氣。雖然是她自己先說不要花,但若真的沒有呢?你下地獄好了。

當俊傑聽到女友說不用收花時,只表示「我相信你現在是真心的」後便再無反應。

我討厭情人節,因為那天我被逼只能與男友過,雖然跟他一起很快樂,但為何一定要在2月14日約會?尤其這日子與我倆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那日不能約單身朋友去玩,他們會說我幸災樂禍;更不能回家,會嚇倒媽媽的。
「你們分手了嗎?」
「沒有啊﹗」
「那為何不約會?」
「沒有為什麼。我不能回家嗎?」
「當然可以……你不愛他了嗎?」
……還有何話說。

最後,情人節那天,我只能與他一起度過,別無選擇。

台灣女孩來港一個月,未看過報紙。

問其故,答:「買不下手。」

她不明白,為什麼兒子弒母會成為頭版頭條,也很奇怪為什麼標題如此聳動、圖片那樣血腥。

我問她在台灣看什麼報紙,是《聯合報》和《中國時報》。

在台灣,看《蘋果日報》和《壹週刊》會遭白眼,認為你低俗、沒品味。她以去年台中市長胡志強伉儷的車禍為例,台灣報章多探討道路安全及車上後座乘客是否也需要佩戴安全帶,或訪問胡氏夫婦的朋友對他們的看法之類。《蘋果日報》卻派記者潛入醫院拍下胡太在病榻的容貌,作為頭版大相,令人震驚;輿論圍攻要求道歉。

那《蘋果日報》和《壹週刊》在台灣是否暢銷?

有人買,但未算大賣。餐廳、髮型屋便會放置給客人閱讀,也只有在那裏讀才不會被歧視。她亦因此發現,儘管封面是女星走光照及誇張的標題,《壹週刊》其他內容都很好,很多專題報道認真、內容溫馨、文筆流暢。之後她便不抗拒看《壹週刊》了,但覺得封面與內容不太相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