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間由紀惠真的很適合傻大姐角色。
2000年的《トリック》(《圈套》)、02年的《ごくせん》(《我Miss係大佬》)都是這類神經質的奇怪女子。反而今年初的《ありふれた奇跡》(《平凡奇跡》)便略嫌做作。
這次的《アンタッチャブル》(《Untouchable》)應該是編劇為仲間度身訂做,性格與之前的同出一轍:有點遲鈍、不懂變通,今次多了一個優點:超強觀察力。只是她的「觀察力」其實是從Lie to me照搬過來。
謝謝《蘋果的化妝箱》, 幸運抽到價值$220的Rojukiss Spot Light BB Cream,趕快拿回家玩。
初初塗上臉,由於質地頗厚身,而且與我本身有的粉底液相比較難推開,兼顏色有點「假」,一開頭感覺不大好。但一會兒之後,黏膩感覺消失,膚色突然回到平時狀態,而且還完美修飾了毛孔和部分雀斑。
我分別試了用手推開及用化妝海綿上妝,差距不大;但用手比用海綿快多了。推開後以海綿輕印吸走多餘油分,再上一層碎粉,底妝完成。
這支BB cream有幾個缺點:第一,它非常滋潤,頭幾天開始用時,入夜後面部開始泛油,但這缺點待天氣再乾躁一點時應可解決。第二個缺點,同時是不可解決的缺點,就是它沒有防曬功能。雖然只要在之前塗一層防曬便可以,但對我這個懶得要死的人來說,多塗一層可真是一大步……
總算叫試過聞名已久的韓國BB cream。
上星期L'oreal在朗豪酒店開倉,我與朋友放了一頸血回來,捧着新玩具愛不釋手,不知從何玩起。
《救命病棟24時》第4輯千呼萬喚終出來,與第3輯一樣,首集便開宗明義道出本輯主題——急症室制度的崩壞。
進藤一生(江口洋介飾)結束人道救援任務,從非洲回國,到海南醫科大學附屬病院的「高度救命救急中心」任職(真繞口,原來英文即是Critical Care Medical Center),怎料在等待他的是一間因醫局長(類似急症室老大)過勞死引發所有醫生都辭職離開的急症室。
究竟日本急症室有什麼問題?單看第一集就有以下問題:
1. 救護員到場將病人抬上救護車後,需要打電話聯絡醫院接收病人。如果未聯絡到醫院,救護車就會不停在街上打轉。假設這是真的話,為什麼不在現場聯絡好才開車?車在停泊狀態下急救也會較容易做吧?你可能會說開車離開純綷是做出來給觀眾看;但我認為真實情況是,若救護車一直停泊,現場的人一定會追問「為什麼還不走 ﹗」,還是先走免麻煩。
2. 另一方面,急症室可以拒絕接收、或選擇接收多少病人。假設這也是真的話,那麼……
3. 為什麼急症室醫生會過勞死?
當然第一集無法清楚描述整個日本醫療制度,若只根據以上3個奇怪情況,所有的錯都是因為「進藤一生」這類只顧救人、完全不理自身能力的醫生。他們只顧救人,最後自己過勞死。首集臨時來幫忙的眼科醫生也指摘進藤:「就因你逞強,病人會殺死我們的﹗」
即是若所有醫生都量力而為的話就沒有問題了嗎?
救療真的是一個長說長有的命題。剛好香港與美國都在醞釀醫療改革,但方向正好相反。奧巴馬想建立公費醫療體系。但這樣的話納稅人自然要多繳一些稅款,更不用說保險商的生意會受重創。另一方面,曾蔭權則努力將市民推向私人醫療市場,鼓吹每名市民都要有自己的保險。這樣市民有權選擇去哪間醫院接受什麼治療、政府可控制醫療開支、公立醫院不用負荷過重,私人醫院及保險公司會大賺,這個看似win- win- win- win- win situation真的能皆大歡喜嗎?

店面很繽紛,從店外向內望,見到一列列格仔袋。

大中小袋也有,顏色鮮艷得不得了。這時,店員手拿紙版,告訴我這些手袋都是以包裝袋製造的。

再看,發現有些clutch顏色較沉,以黑白啡灰為主色。

細看,原來是用報紙做的。

表面加了coating,店員也聲稱防水。
嘗試尋找可有老闆蹤影,不果;卻找到這個報頭:

你們可知是什麼報紙?
店名:Recycled
地址:中環結志街50號

與法國富翁Étienne Balsan及英國才俊Arthur Capel的兩段關係
我覺得只看這個也夠了。
叫得before Chanel,戲中自然一件Chanel商品也沒有(除了片末的fashion show)為什麼看完會想要Chanel呢?當然你可以說Audrey Tautou的服裝有大量Chanel影子,如tweed、呢絨、黑白、中性風格等,但這也很正常(沒有才奇怪吧)。當看到最後,見到一眾模特兒身穿Chanel婀娜多姿走過,Audrey Tautou坐在樓梯上……

如果真的要襯的話,我大概這生也不能擁有一件Chanel吧?
同場加映Chanel No. 5廣告:
如果能吸引到那帥哥的話,叫我喝下也願了(>.<)﹗